恒温恒湿试验箱作为模拟特定温度与湿度环境的可靠性测试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医药、食品、材料等领域,用于考核产品在稳定温湿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、耐久性及安全性。其技术原理围绕“温度精准控制”与“湿度精准控制”两大核心系统展开,通过二者的协同联动,实现箱内温湿度的动态平衡。

一、温度控制原理:基于“加热-制冷”双向调节的动态平衡
温度控制系统是试验箱的基础,通过加热装置提供热量、制冷装置吸收热量,配合气流循环实现箱内温度的精准稳定,核心由加热模块、制冷模块、温度检测模块及PID调控模块组成。
(一)加热模块:快速补热与精准控温
加热模块通常采用镍铬合金加热管或不锈钢铠装加热器,均匀分布于试验箱风道内。当温度检测模块监测到箱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PID调控模块启动加热装置,电流通过加热管产生焦耳热,热量被风道内的循环气流吸收后传递至箱内各个区域。加热功率可根据温差自动调节,避免温度超调,确保升温过程平稳,温度控制精度可达±0.5℃。
(二)制冷模块:高效降温与宽域适配
制冷模块普遍采用“蒸汽压缩式制冷”原理,部分机型结合“复叠式制冷”技术以实现低温需求。其核心由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膨胀阀、蒸发器四大部件构成: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汽;蒸汽进入冷凝器,通过风冷或水冷方式释放热量,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;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降压,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;进入蒸发器后,制冷剂吸收风道内空气的热量汽化,使空气温度降低,再由循环风扇将冷空气送入箱内实现降温。单级制冷系统可实现0℃~150℃的温度范围,复叠式制冷则可拓展至-70℃~150℃,满足不同低温测试需求。
二、湿度控制原理:基于“加湿-除湿”协同调节的湿度稳定
湿度控制是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核心技术难点,需在温度稳定的基础上,通过加湿与除湿的动态平衡维持设定湿度,主要依赖加湿模块、除湿模块、湿度检测模块及联动调控单元实现。
(一)加湿模块:两种主流加湿方式的适配逻辑
蒸汽加湿:电极式加湿通过电极通电使水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,蒸汽经风道混入循环空气进入箱内;电热式加湿则通过电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。二者均属于“等温加湿”,加湿效率高,且蒸汽纯净无杂质,适合对湿度要求较高的精密测试。
超声波加湿:利用超声波振子高频振动将水雾化成微小颗粒,雾化后的水汽随气流进入箱内蒸发,实现湿度提升。该方式加湿速度快、能耗低,适合需要快速调节湿度的场景,但需定期清理振子避免水垢影响效果。
(二)除湿模块:针对性解决高湿降湿难题
冷却除湿: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作为冷却源,当高湿空气流经蒸发器表面时,温度降至露点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水,经排水管排出,从而降低空气湿度。该方式是试验箱的主流除湿手段,可实现10%RH~95%RH的宽湿度调节,但在低温低湿场景下效率较低。
吸附除湿:针对低温低湿需求,部分机型增设吸附除湿装置,利用硅胶、分子筛等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水汽;当吸附剂饱和后,通过加热再生将水汽排出,实现循环除湿。该方式可将湿度降至5%RH以下,满足特殊低湿测试需求。
三、协同调控原理:温湿度的动态联动与精准平衡
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核心技术亮点在于温湿度的协同调控,避免单一调节导致的参数波动。其逻辑基于“先控温、后控湿”的优先级原则:
系统优先通过加热/制冷模块将箱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,因为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空气的饱和含湿量;
温度稳定后,湿度检测模块实时采集湿度数据,与设定值对比:若湿度偏低,启动加湿模块补充水汽;若湿度偏高,启动冷却除湿或吸附除湿模块降低湿度;
在调控过程中,PID调控模块实时分析温湿度耦合关系,通过算法补偿实现温湿度的动态平衡,确保箱内温湿度波动范围控制在温度±0.5℃、湿度±2%RH以内。
此外,气流循环系统在温湿度控制中起到关键辅助作用:通过强制空气循环,使箱内温湿度分布均匀,避免局部温湿差异影响测试结果。
综上,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加热-制冷的温度调节系统、加湿-除湿的湿度调节系统,在PID算法的协同调控下,实现箱内温湿度的精准、稳定模拟,为产品可靠性测试提供与实际使用环境高度一致的试验条件。